离婚时,夫妻双方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应注意些什么?
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法律特别规定或双方另有约定外,均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 知识产权的收益;
-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最典型的共同共有关系,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都有平等的所有权和处理权,但是在共有关系终止之前,双方的份额并不确定,只有在共有关系终止、共有财产分割以后,才能确定各共有人的份额。
什么时候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一般是在夫妻离婚或者一方死亡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夫妻关系的终止,从而终止夫妻共同财产的共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夫妻双方或者继承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协议约定,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确定各自的财产权益。
但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是否可以请求分割共同财产呢?原则上,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夫妻共同财产的共有关系,影响夫妻的感情和家庭的稳定。但是,如果有下列两项“重大理由”出现时,存在例外,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夫妻一方的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这两种情况,都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安全和利益,如果不及时分割,可能会导致一方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或者影响一方的生命健康。因此,法律赋予了夫妻一方在这种情况下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以保护其合法权益。
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首先要确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价值,然后要确定分割的方式和比例,最后要实际执行分割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诉讼的方式进行。
协商方式:夫妻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价值,以及分割的方式和比例,达成书面协议,对协议内容进行履行。协商方式的优点是灵活、自主、省时省力,但是要求双方有一定的协商能力和诚信原则。
诉讼方式:如果夫妻双方不能达成协议,或者协议无效,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分割共同财产。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审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价值,以及分割的方式和比例,作出裁判,对裁判内容进行强制执行。诉讼方式的优点是公正、权威、有效,但是要求双方遵守法律程序和法院裁判,如果双方有异议,还可以提起上诉,诉讼方式就比较耗时耗力。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均等分割原则: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上应当均等分割,即双方各占一半,体现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平等的所有权和处理权。但是,也可以根据双方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判,适当调整分割比例,比如考虑到子女的抚养、女方的困难、一方的过错等因素,可以适当偏向于一方。
现金分割原则: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尽可能采用现金分割的方式,即将共同财产变现,然后按照分割比例分配给双方,这样可以避免对共同财产的价值评估和分割造成的争议和困难。但是,也可以根据双方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判,采用实物分割或者折价补偿的方式,比如将房产、车辆、家具等分给一方,然后由该方支付一定的现金给另一方,或者将这些财产卖掉,然后按照分割比例分配给双方。
保值增值原则: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应当考虑到共同财产的保值增值的因素,即在分割时,应当以分割时的市场价值为准,而不是以取得时的原值为准,这样可以保证双方的合理利益。但是,也可以根据双方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