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遇到了法律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

    预付消费司法解释出台后,商场场地出租者的法律责任与合规管理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预付消费纠纷的司法解释,明确了商场场地出租者在租赁管理中的法律责任。根据新规,若场地出租者未对承租商户的经营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导致无资质商户违规经营并收取消费者预付款,造成消费者损失,消费者有权要求场地出租者根据其过错承担民事责任。同时,场地出租者在赔偿消费者损失后,可依法向违规经营的商户追偿。

    该规定强化了商场管理方的审查义务,并对商业管理公司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本次司法解释的出台,对商场、商业综合体提出了更严格的责任和要求。本文将从资质审查、合同管理、日常监督及法律风险防控等方面,探讨商场管理方应如何合规运营,以降低法律风险。

    一、场地出租者的资质审查责任

    新规明确了商场等场地出租者的审查义务,要求其对承租商户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否则可能需要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商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租赁前资质审核

    确保商户具备营业执照、行业许可证(如餐饮服务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

    重点审查涉及高风险预付消费行业(如美容、健身、教育培训、医疗美容等)的商户,避免资质不全的商户入驻。

    2、租赁期内持续监管

    不能仅在签约时审查资质,还需定期复核商户的资质是否过期或存在违法违规情况。

    设立经营行为监管,关注商户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存在消费者投诉。

    3、建立审查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如果有条件,设立专门的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商户资质审查和合规管理。

    通过合同约定,明确如因商户违规导致商场承担责任,商户需进行赔偿。

    二、合同管理

    为降低法律风险,商场在与商户签订租赁合同时,应当加入更为严格的合规条款,包括:

    1、商户资质与合规义务

    约定商户必须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并承诺在租赁期间持续符合资质要求。

    规定如因商户资质问题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商场有权解除合同,并追究商户责任。

    2、预付款监管

    针对高风险预付消费行业,要求商户建立预付款资金监管机制(如设立第三方托管账户、履约保证金制度)。

    在合同中明确,若商户未履行退款义务,商场可扣除保证金用于消费者赔偿。

    3、商场的免责与追偿条款

    规定如商场已尽到合理审查义务,不应承担连带责任。

    设定商户违约责任,如商户因违规经营导致商场受罚或承担赔偿责任,商场有权直接追偿。

    三、日常经营监管

    商场管理方不仅要在合同签署时做好资质审查,还应在日常经营中强化监督,以确保商户持续符合合规要求。

    1、定期检查商户经营资质

    建立电子化商户资质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商户的经营资质,并设置到期提醒。

    针对重点行业(如健身、美容、教育培训等),每季度至少一次核验商户的经营资质。

    2、建立消费者投诉与处理机制

    设立线上投诉渠道,消费者可随时举报商户的违规行为。

    形成预付消费预警机制,一旦某商户存在大量投诉,商场应介入调查,必要时暂停其经营。

    3、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合作

    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及时掌握入驻商户的资质变更情况。

    对于涉及高风险行业的商户,建议要求其提供由监管部门核发的合规证明。

    总的来说,最高法关于预付消费的司法解释,进一步强化了商场管理方的责任,要求其不仅要在租赁前严格审查商户资质,还要在租赁期间持续监督商户经营合规性。商场管理方应当尽快完善商户管理机制,强化合同管理,优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以减少法律风险,提升商场的长期运营安全性。只有通过合规经营,商场才能真正避免法律风险,保护自身信誉,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购物和服务体验。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苏ICP备2023026121号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