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遇到了法律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

    民法典是如何规定“彩礼返还”的?

    彩礼是指男方在结婚前或结婚时,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给予女方的金钱或贵重物品。彩礼的问题在婚姻家庭纠纷中经常引起争议,尤其是在婚姻关系未缔结或者解除后,双方对彩礼的返还有不同的诉求和主张。那么,彩礼能否退还?退还的条件和范围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和处理的呢?

    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彩礼返还的基本判断原则是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如果双方未缔结婚姻关系,或者虽然缔结了婚姻关系,但是没有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应当返还彩礼。如果双方已经缔结婚姻关系,并且已经共同生活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形下才支持当事人的返还请求。

    向谁主张彩礼返还

    彩礼的给付人和接受人并不仅限于结婚的男女双方,还可能包括男女双方的父母和亲属,这些人也可成为返还彩礼诉讼的被告。儿女的婚姻被认为是终身大事,通常都是由父母进行操办的,送彩礼也大都由父母代送,接受人也大多是女方的父母,因此,在诉讼中,起诉方可以把对方当事人的父母列为共同被告,要求他们承担连带责任,因为一般情况下习俗是父母送彩礼,也是父母代收彩礼,故将当事人父母列为共同被告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彩礼返还的范围

    彩礼返还的范围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综合考虑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是否生育子女、各自的过错程度、彩礼数额并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等因素予以确定。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形可以作为参考: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未共同生活的,彩礼应当全额返还。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的,彩礼应当全额或部分返还,具体视双方的过错程度而定。

    (三)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已共同生活,但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彩礼应当部分返还,具体视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彩礼数额、彩礼用途等因素而定。

    彩礼返还的注意事项

    彩礼返还的诉讼涉及到双方的感情、尊严、利益等方面,因此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应当慎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否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彩礼的存在、数额、形式、时间,以及双方的婚姻状况、共同生活情况、过错情况等。彩礼的证据通常包括收据、转账记录、短信、微信、视频、照片、证人证言等,如果证据不足,可能会影响诉讼的结果。

    (二)是否有合理的诉讼目的和诉讼请求。彩礼返还的诉讼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为了报复、伤害对方,而应当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原告的诉请应当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三)是否有适当的诉讼策略和诉讼态度。彩礼返还的诉讼往往涉及到复杂的事实认定问题和法律问题,需要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因此当事人最好能够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诉讼,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当事人应当保持理性和冷静的诉讼态度,不要因为情绪不稳定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行为或言论,以免给审理法官不好的印象。

    (四)彩礼返还的诉讼虽然是一种法律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途径。有时候,通过友好的沟通和协商,双方可以达成一个合理的和解方案,既可以节省诉讼的时间和费用,又可以避免诉讼的风险和关系的恶化。当事人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解的手段,寻求一个双赢的结果。

    彩礼返还的法律问题是一个常见的婚姻家庭纠纷,涉及到双方的财产权利和情感,需要当事人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当事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诉讼请求,提交充分的证据,采取适当的诉讼策略,保持理性的诉讼态度,同时不排除和解的可能性,以期达到维护自己权益和化解纠纷的目的。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苏ICP备2023026121号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